发布时间:2025-10-15 17:54:10    次浏览
女王宫是吴哥古迹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以红色砂岩筑成,这类材料可以像木头一般容易雕刻,所以建筑小巧玲珑,精致剔透,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总之,此地是吴哥建筑中艺术成就的最高峰,不可不来。 女王宫的美来自于精致的雕刻。纵深百米不到的庙宇,每根石柱、门楣,都极其精细地雕刻着神,鬼,兽,人,无一处遗漏。从出土碑文得知,女王宫供奉的是婆罗门教的主神湿婆,那为什么叫女王宫呢?这个答案怕是谁都无法回答了。 有人说,这寺庙都是由女子建造的,因为只有女人才会如此心灵手巧,所以每块石头都雕有玲珑剔透的花纹图案,每尊雕像的造型也都曼妙无比,女人的心思自然剔透,自然曼妙,自然细致过男人百倍;也有人说,过去柬埔寨经常与邻国发生战争,因此国王在远离吴哥的地方建造神殿用以藏匿后宫佳丽的。 女王宫规模不大,但周围同样开挖护城河。现存的主体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书室,所有外墙全部布满精美的雕刻。女王宫是第一座采用“原物归位”修复法成功的建筑,后来这一方法广泛应用到吴哥窟其他古迹的修复工作中。 大门的山形墙女王宫和多数高棉庙宇一样面朝东方。踏入最东边的瞿布罗(拱门,Gopura),便可见一条67米长的铺道一直通向女王宫的主建筑群。主建筑群由三层院落(Enclosure)围成。神庙在最内层的院落内,神庙的东北方和东南方有两座通常称为图书馆的小型建筑。 大门女王宫原本在现存的三层院落之外,另有一道围墙将神庙与市镇相隔。这道外层的围墙现在仅存拱门(即最东边的瞿布罗),原来可能用木材建成。人们认为按照这道围墙计算,女王宫的面积约500平方米。大门的山形墙上雕刻着印度教中守护东方的因陀罗——他端坐于长着三个头的白象之上。 第三层院落第三层院落东西长110米、南北宽95米,由铁矾土建成,东西轴的两端分别开了两道瞿布罗。 两道瞿布罗的山形墙均已不在原位。西瞿布罗的山形墙现由巴黎的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描绘了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阿修罗孙陀(Sunda)和乌普孙陀(Upasunda)两兄弟争夺飞天提络塔玛(Tilottama)的故事。东瞿布罗的山形墙散落在地上,描绘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恶魔掠走罗摩的妻子悉达的故事。院落内的壕沟被铺道沿东西轴切为南北两半,环绕着第二层院落。 第二层院落第二层院落的外围是一道东西长42米、南北宽38米的铁矾土围墙,内围是一道边长24米的正方形砖墙,外围墙的东西轴开有两道瞿布罗。外墙西瞿布罗的山形墙上雕刻着罗摩帮助猴王须羯哩婆杀死其兄波林的故事,该段故事来自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在雕塑的右侧,是罗摩王子手持弓箭帮助猴王射杀其兄弟的场景,整个雕塑惟妙惟肖。内墙已经坍塌,仅剩东边的瞿布罗和西边的一座砖砌神殿;东边瞿布罗山形墙上外侧(朝东一面)雕刻着舞蹈的湿婆,内侧则是杜尔嘎。院落里又有一圈铁矾土的走廊,现在已经断续地坍塌。走廊的其中一片浮雕描绘了狮面人那罗希摩撕开魔王希兰亚卡西普胸膛的场景。 此文章由七洲自由行整理编辑,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更多柬埔寨旅游资讯,欢迎点击:http://www.7zhou.com/list-17-218.html